- 234.21 KB
- 2023-04-26 13:00:06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
第 4 讲 测量平均速度
▲ 知识点一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停表。
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
用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①测量下车下滑时的平均速度;②探究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变化特点。
实验步骤:
(1)如图,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
离 s1。
(3)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 s2,
然后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2。
(5)记录实验数据并求出相应物理量。
分析与论证: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下半段路程的速
度,从图中我们可看出下半段的路程 ,下半段的速度 ,三次平
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依次是: 。
t
s
v =
t
s
v =
次数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1)
1 s1=1.6 t1=5.0 v1=______
2 s2=0.8 t2=2.8 v2=______
3 s3=____ t3=____ v3=______
21 vv >
213 sss −=
21
21
3
3
3 tt
ss
t
s
v
−
−==
123 vvv >>
2
实验结论:小车在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2.注意事项
(1)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答: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2)斜面的坡度为什么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答: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可能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
实验误差大。
(3)如何测量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答:先测量全程路程 s1,总路程减去上半段路程 s2,下半段所用时 t2,全程所用总时
间 t1减去上半段所用时间 t2,则
(4)实验中为什么要求多测几组数据。
答:为避免因实验偶然性带给结果的误差,增强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5)如何测小车下滑的距离。
答:小车的距离为车头到车头距离,不是斜面的长度。
(6)小车下滑的要求
答: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且保证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释放。
(7)测量过程能否改变斜面坡度?
答: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坡度。
(8)测量中的偏大、偏小问题
21
21
tt
ss
v
−
−=下
3
答:若小车开始开始滑动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偏大/偏小),测量平均
速度偏大(偏大/偏小);若过了终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大(偏大/偏小),测量
平均速度偏小。
▲ 知识点二 超声波测距离、频闪摄影
装置含有超声波发射装置、接收装置、控制器三部分。超声波发射装置发射一段超声波,
遇到障碍物后超声波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会被接收装置接收。当发射装置发射超
声波以后控制器便开始记录时间,当接收装置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以后控制器停止计时,
全程总时间为 t。因此就可以测出障碍物离发射装置的距离。
超声波测距离: ,t代表全程的总时间。
频闪摄影:又称为连闪摄影,在一个画面上记录物体连续运动过程的记录方法。如图所
示
频闪摄影特点:
①每一张频闪照片,都是由多张照片叠加而成的。
②相邻两图之间时间间隔都是相同的。如图所示,若频闪相机每隔 0.2s闪一次,则图
中影像 1和影像 2,影像 2和影像 3、影像 3和影像 4之间时间间隔都是 0.2s。
例 1.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 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
机每隔 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km/h B.60km/h C.90km/h D.120km/h
vts
2
1=
4
注意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两两相邻照片之间才算 1 个时间间隔,所以 n 张照片就有
(n-1)个时间间隔。
▲ 知识点三 分段求平均速度问题的思路
(1)判断是时间分段,还是路程分段;时间分段设时间 t,路程分段设路程 s。
(2)利用 , , 建立方程组。
(3)求解方程组中的未知数。
例题 2.小明在前 5s内的平均速度是 2m/s,在后 5s内的速度是 3m/s,则小明在 10s内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若小明在前 5m 内的平均速...
第 4 讲 测量平均速度
▲ 知识点一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停表。
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
用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①测量下车下滑时的平均速度;②探究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变化特点。
实验步骤:
(1)如图,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
离 s1。
(3)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 s2,
然后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2。
(5)记录实验数据并求出相应物理量。
分析与论证: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下半段路程的速
度,从图中我们可看出下半段的路程 ,下半段的速度 ,三次平
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依次是: 。
t
s
v =
t
s
v =
次数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1)
1 s1=1.6 t1=5.0 v1=______
2 s2=0.8 t2=2.8 v2=______
3 s3=____ t3=____ v3=______
21 vv >
213 sss −=
21
21
3
3
3 tt
ss
t
s
v
−
−==
123 vvv >>
2
实验结论:小车在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2.注意事项
(1)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答: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2)斜面的坡度为什么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答: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可能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
实验误差大。
(3)如何测量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答:先测量全程路程 s1,总路程减去上半段路程 s2,下半段所用时 t2,全程所用总时
间 t1减去上半段所用时间 t2,则
(4)实验中为什么要求多测几组数据。
答:为避免因实验偶然性带给结果的误差,增强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5)如何测小车下滑的距离。
答:小车的距离为车头到车头距离,不是斜面的长度。
(6)小车下滑的要求
答: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且保证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释放。
(7)测量过程能否改变斜面坡度?
答: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坡度。
(8)测量中的偏大、偏小问题
21
21
tt
ss
v
−
−=下
3
答:若小车开始开始滑动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偏大/偏小),测量平均
速度偏大(偏大/偏小);若过了终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大(偏大/偏小),测量
平均速度偏小。
▲ 知识点二 超声波测距离、频闪摄影
装置含有超声波发射装置、接收装置、控制器三部分。超声波发射装置发射一段超声波,
遇到障碍物后超声波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会被接收装置接收。当发射装置发射超
声波以后控制器便开始记录时间,当接收装置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以后控制器停止计时,
全程总时间为 t。因此就可以测出障碍物离发射装置的距离。
超声波测距离: ,t代表全程的总时间。
频闪摄影:又称为连闪摄影,在一个画面上记录物体连续运动过程的记录方法。如图所
示
频闪摄影特点:
①每一张频闪照片,都是由多张照片叠加而成的。
②相邻两图之间时间间隔都是相同的。如图所示,若频闪相机每隔 0.2s闪一次,则图
中影像 1和影像 2,影像 2和影像 3、影像 3和影像 4之间时间间隔都是 0.2s。
例 1.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 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
机每隔 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km/h B.60km/h C.90km/h D.120km/h
vts
2
1=
4
注意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两两相邻照片之间才算 1 个时间间隔,所以 n 张照片就有
(n-1)个时间间隔。
▲ 知识点三 分段求平均速度问题的思路
(1)判断是时间分段,还是路程分段;时间分段设时间 t,路程分段设路程 s。
(2)利用 , , 建立方程组。
(3)求解方程组中的未知数。
例题 2.小明在前 5s内的平均速度是 2m/s,在后 5s内的速度是 3m/s,则小明在 10s内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若小明在前 5m 内的平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