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50 KB
- 2023-04-28 08:52:03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2020-2021学年初二物理上册考点专项练习 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方法指导: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三者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
这样做是为了使凸透镜成的像处于光屏中心。
(2)实验中用烛焰作为成像物体,是因为烛焰是光源,可在光屏上成明亮的像。
(3)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便于观察烛焰的像。
2.当物体距凸透镜无限远时,可以认为从物体射来的光是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处。
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基本探究型实验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第 1 题图)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屏上会在距凸透镜 15 cm 处呈现出
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当蜡烛距凸透镜 20 cm 时,屏上能成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
小”)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3)当把蜡烛移至某位置时,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总结可得出此类成像条件是________,
应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2.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第 2 题图)
(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
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 63 cm 处获得了清
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
立即一试,哇!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
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____________(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
3.小丽同学用焦距为 15 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高度上。
(第 3 题图)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__。(填符号)
综合探究实像与物距的关系
4.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把凸透镜固定在 50 cm 处。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40 13.5
2 30 15
3 25 16.7
4 20 20
5 15
(1)将蜡烛放在 A 点,光屏放在 B 点,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填“左”
或“右”)。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在第 1 至 3 次实
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________的实像;第 5 次像距应是________cm,此次像比第 4 次的像
________(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 C 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______(填“照
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第 4 题图)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第 5 题图)
(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15 cm 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
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
方法指导: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三者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
这样做是为了使凸透镜成的像处于光屏中心。
(2)实验中用烛焰作为成像物体,是因为烛焰是光源,可在光屏上成明亮的像。
(3)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便于观察烛焰的像。
2.当物体距凸透镜无限远时,可以认为从物体射来的光是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处。
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基本探究型实验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第 1 题图)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屏上会在距凸透镜 15 cm 处呈现出
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当蜡烛距凸透镜 20 cm 时,屏上能成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
小”)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3)当把蜡烛移至某位置时,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总结可得出此类成像条件是________,
应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2.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第 2 题图)
(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
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 63 cm 处获得了清
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
立即一试,哇!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
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____________(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
3.小丽同学用焦距为 15 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高度上。
(第 3 题图)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__。(填符号)
综合探究实像与物距的关系
4.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把凸透镜固定在 50 cm 处。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40 13.5
2 30 15
3 25 16.7
4 20 20
5 15
(1)将蜡烛放在 A 点,光屏放在 B 点,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填“左”
或“右”)。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在第 1 至 3 次实
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________的实像;第 5 次像距应是________cm,此次像比第 4 次的像
________(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 C 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______(填“照
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第 4 题图)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第 5 题图)
(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15 cm 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
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