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0 KB
- 2023-03-29 23:36:02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2.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
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4.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实验完毕后放
归自然。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3.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强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教学难点
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2.控制变量,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从个体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
存的关系,并进行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非生物因
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2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方法。
2.已有技能:学生已经学习了科学的观察以及调查的方法与技能,
为第一个探究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知识内容不难,基于认知发展理论,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以资
料分析、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片等方式,对自然界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组织好第
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寻找实验材料来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经验作出假设,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
量、设计对照实验,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手段,配合图片、文字资料分析,结合生活
经验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金鱼若干条、秒表、计时器、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2.教学图片
(1)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的照片、熊猫吃竹子及鱼缸内的金鱼图片;
(2)阔叶林与针叶林、植物向光性、向水性、白天和黑夜环境下的猫
头鹰图片;
(3)牛吃草、蛇捕食青蛙、黄顶菊、袋鼠竞争、白蚁合作、小丑鱼和
海葵、菟丝子与玉米的图片;
(4)莲叶、生长在山石上的松树、仙人掌、家鸽、沼泽中行走的丹顶
鹤、虎、鹰、鸟类迁徙、虎豹隐藏于植物中、草原上及雪地上的雷鸟、
竹节虫、桦斑蝶幼虫、竹节虫被捕食、已经换上白色羽毛的雷鸟在草原
3
上的图片;
(5)蚯蚓、过度放牧、沙地上种植植物、森林、地衣、鬼针草、蜣螂、
北极熊站在冰块上的图片。
3.文字资料:黄顶菊入侵、白蚁的分工、蜣螂拯救澳大利亚草原。
二、学生准备
课前观察金鱼的生活环境,记录捞金鱼的环境。
4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展示】
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的照片
通过上节课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
生活在一定环境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
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通过这一章的学习
我们将了解生物圈。
观看照片,回
忆外出调查时
的情境,引入
新课。
通过学生
自己进行调查
的照片调动学
生兴趣,引入
新课。
探究新知
新知一:什么是环境
【提问】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
些地区?该地区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
活的特点?
【展示】鱼缸内的金鱼图片
【提问】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地方
吗?什么是环境?
新知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指导学生观察书 P13 图 1-12
【提问】在这片麦田中,对小麦生长有影响
的因素有哪些?
请将这些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两
类。
通过观察大熊
猫、鱼生活的图
片回答问题。
分析归纳出环
境不仅指生物
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
它周围的各种
影响因素。
观察图片并回
答问题:阳光、
温度、水、土
壤、老鼠、蚯
蚓、七星瓢虫
等。
通过讨论、合
作,将上述因
素分为两类。
通过贴近
生活的简单事
例明确环境的
概念。
锻炼学生
观察图片、提
取信息的能力。
利用第一
5
介绍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新知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2.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
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4.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实验完毕后放
归自然。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3.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强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教学难点
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2.控制变量,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从个体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
存的关系,并进行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非生物因
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2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方法。
2.已有技能:学生已经学习了科学的观察以及调查的方法与技能,
为第一个探究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知识内容不难,基于认知发展理论,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以资
料分析、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片等方式,对自然界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组织好第
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寻找实验材料来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经验作出假设,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
量、设计对照实验,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手段,配合图片、文字资料分析,结合生活
经验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金鱼若干条、秒表、计时器、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2.教学图片
(1)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的照片、熊猫吃竹子及鱼缸内的金鱼图片;
(2)阔叶林与针叶林、植物向光性、向水性、白天和黑夜环境下的猫
头鹰图片;
(3)牛吃草、蛇捕食青蛙、黄顶菊、袋鼠竞争、白蚁合作、小丑鱼和
海葵、菟丝子与玉米的图片;
(4)莲叶、生长在山石上的松树、仙人掌、家鸽、沼泽中行走的丹顶
鹤、虎、鹰、鸟类迁徙、虎豹隐藏于植物中、草原上及雪地上的雷鸟、
竹节虫、桦斑蝶幼虫、竹节虫被捕食、已经换上白色羽毛的雷鸟在草原
3
上的图片;
(5)蚯蚓、过度放牧、沙地上种植植物、森林、地衣、鬼针草、蜣螂、
北极熊站在冰块上的图片。
3.文字资料:黄顶菊入侵、白蚁的分工、蜣螂拯救澳大利亚草原。
二、学生准备
课前观察金鱼的生活环境,记录捞金鱼的环境。
4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展示】
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的照片
通过上节课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
生活在一定环境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
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通过这一章的学习
我们将了解生物圈。
观看照片,回
忆外出调查时
的情境,引入
新课。
通过学生
自己进行调查
的照片调动学
生兴趣,引入
新课。
探究新知
新知一:什么是环境
【提问】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
些地区?该地区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
活的特点?
【展示】鱼缸内的金鱼图片
【提问】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地方
吗?什么是环境?
新知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指导学生观察书 P13 图 1-12
【提问】在这片麦田中,对小麦生长有影响
的因素有哪些?
请将这些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两
类。
通过观察大熊
猫、鱼生活的图
片回答问题。
分析归纳出环
境不仅指生物
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
它周围的各种
影响因素。
观察图片并回
答问题:阳光、
温度、水、土
壤、老鼠、蚯
蚓、七星瓢虫
等。
通过讨论、合
作,将上述因
素分为两类。
通过贴近
生活的简单事
例明确环境的
概念。
锻炼学生
观察图片、提
取信息的能力。
利用第一
5
介绍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新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