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53 KB
- 2023-11-12 07:42:06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A.南京B.北京C.苏州D.重庆2.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对前一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B.我们争取的是光明前途C.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D.我们有人民的大力支持3.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越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注:1英里≈1.61千米),在鄂豫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A.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B.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D.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4.三大战役是“一场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大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政权赖以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5.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6.右图是一幅典型的毛体书法作品,气韵古雅苍茫,有晋唐之遗风。它是1949年毛泽东在获悉人民解放军于4月23日占领了一座重要城市后,欣然挥毫而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的这座城市是()7
A.北平B.武汉C.南京D.天津7.1922年,北京、上海的部分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高票当选。张謇当选的原因是()①“实业救国”的代表②大生纱厂的创办和发展③研制出优质的纯碱④设计和修建铁路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③8.右图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D.资金少,规模小9.下面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7
A.洋务运动的开展B.戊戌变法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可以乘坐轮船旅游B.19世纪80年代,中国记者可以用有线电报从外地发回新闻C.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可以看到国产无声电影D.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可以阅读中文报纸《申报》11.在旧社会,女人的“三寸金莲”被形容为“小脚一双,泪水一缸”。这种现象得到较大改观是在()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D.新文化运动后12.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互换约指,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13.伴随着工业的近代化,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步。下列排序与学校对应正确的是()①京师同文馆②京师大学堂③北京大学A.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4.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A.《海国图志》B.《新青年》C.《申报》D.《人民日报》15.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是()①《黄河大合唱》②《义勇军进行曲》③《狂人日记》④《雷雨》A.①②④B.①②C.①③④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19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8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民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7
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拥有军队约430万人约127万人武器装备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只有陆军,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和少数火炮拥有人口约3.39亿约1.36亿拥有地区国统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76%解放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24%材料二材料三电视剧《解放》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全面而又形象地告诉观众: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了新中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民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表现出怎样的态势。这种态势决定当时双方各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4分)(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哪一重大事件?为什么说它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6分)(3)材料三中“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了新中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6分)(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电视剧《解放》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3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五年前夺魁的状元。材料二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力……其他工业亦皆消沉”。——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述状元实业家是谁?(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8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4)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比说明了怎样的实情?(4分)1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奏请废科举折》(1905年)材料三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级学堂的学制,学堂兼习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1)材料一中梁启超是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的?(4分)7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的“时艰”反映的废除科举制的背景。“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样的思想?(8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政府除了废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教育的看法。(2分)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D《马关条约》开辟重庆为通商口岸,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定”。2.B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要在中国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政权,要把中国人民引向黑暗的深渊,所以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说“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不打败蒋介石,中国人民所渴望的和平民主就不能实现,只有打败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的光明前途才能实现。3.B4.B5.B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再现史实的能力。由题干信息“1949年”“北平完全解放”可知本题选B项。6.C从题干中事件发生的时间1949年4月23日和书法中的“钟山”“过大江”等字眼,可以判断出这次战役是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的重要城市是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7.C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①②正确。8.A9.C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和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由题干中的示意图可知:1913年,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0%和93.0%,但到1919年,分别为24.4%和75.6%。这说明1913—1919年,中国的煤矿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10.C11.C12.D7
13.B题中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分别设立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期间,北京大学学生参与了五四运动。14.C15.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近代文艺作品。其中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反映的都是抗战主题。二、非选择题16.参考答案(1)国民党处于优势,中国共产党处于劣势。国民党处于战略进攻地位,中国共产党处于战略防御地位。(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一事件使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上由防御转入进攻,战场也由解放区转到了国统区,继此事件之后,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了进攻。(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民意的战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4)历史和现实都不容置疑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言之成理即可)17.参考答案(1)张謇。(2)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或出现“短暂的春天”)。原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凋谢、萎缩(或受挫)。(4)说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经曲折。18.参考答案(1)办校育才(兴办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2)背景:中国社会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思想:为了挽救危机,急需培养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人才。(3)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统一规定学堂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4)发展教育不能因循守旧,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制定恰当的发展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形式等。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综合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 内战爆发》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