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33 KB
  • 2023-11-12 15:36:06 发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综合检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综合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项是()A.一大群人在呐喊着追逐一只野兽B.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野兽C.十几个人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火堆来照明和驱赶野兽2.考古人员在半坡遗址发掘范围内发现了一处半坡原始部落居住者举行“祭天礼地”活动的场所。如果半坡原始居民用“祭天礼地”的方式庆祝粮食丰收,你知道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吗()A.水稻B.玉米C.粟D.红薯3.“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是毛泽东和朱德在1937年共同谱写的一篇祭文。其祭奠的人物是()A.黄帝B.尧C.秦始皇D.孔子4.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5.我国的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对“青铜文明”的表述()A.农业、畜牧业发展B.商业比较繁荣C.农民是青铜文明的创造者D.手工业中青铜铸造业工艺高超1 6.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7.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是()A.投靠县令B.逃亡以逃避劳役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8.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9.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李白描绘秦王()A.自称皇帝,君临天下B.十年征战,统一全国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10.“斩蛇起义草莽雄,推翻暴秦社稷功。约法三章千载颂,帅拜韩信称英明。逐鹿中原操胜券,鏖战垓下伏苍龙。大风歌唱云飞涌,龙腾凤翥是古丰。”这首诗中盛赞的这位“推翻暴秦”的历史人物是()A.汉高祖刘邦B.汉武帝刘彻C.汉光武帝刘秀D.汉献帝刘协11.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阅读史学经典,品悟汗青墨韵”的读书活动。下图出自推荐书目中一本书的章节目录(节选)。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第二章消灭项羽建立汉朝第三章确立典章设立制度第四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12.“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A.削弱了王国势力B.促成了“文景之治”2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13.“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长安B.洛阳C.成都D.杭州14.《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的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史书记载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15.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正确的是()①官渡之战——刘备②赤壁之战——曹操③官渡之战——袁绍④赤壁之战——孙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了黄河流域的有()①匈奴②鲜卑③氐④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交融加强18.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张骞出使西域B.北魏孝文帝改革C.班超经营西域D.江南经济的开发19.—战国——西汉——三国——东晋—,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3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20.“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祖冲之B.贾思勰C.顾恺之D.王羲之二、非选择题(21题7分,22题9分,23题8分,24题8分,25题8分,共40分)21.某校七年级(1)班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大自然的馈赠】(1)以上农作物中,有一种是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它是(填字母序号);有两种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它们是(填字母序号)。(2分)【政策的推动】(2)战国时商鞅变法中重视农业生产的是哪一项法令?(1分)(3)西汉时,刘邦减轻田租,还采取什么措施增加农业劳动力?(2分)【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4)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什么?(1分)4 【活动总结】(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分)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摘编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摘编自《“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根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封建”的作用。(4分)(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4分)(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1分)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17年4月2日,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隆重举行。尼山春季祭孔大典自2008年曲阜恢复春季祭孔以来,已经成为一场内涵丰富的儒家文化盛宴,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是对祭孔大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中外游客在曲阜的文化5 体验和精神感受,引起了海内外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此次祭孔活动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将相应的内容填在下列示意图的横线上。(5分)(2)结合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理解,谈谈为构建和谐社会你应该怎样做。(3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君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君”是谁,并概括“商君”变法的主要措施。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遭到贵族强烈反对的是哪一项?(2分)材料二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位皇帝是谁。(1分)材料三6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兰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3)根据材料三,概括材料二中的皇帝采取了哪两项改革措施。(2分)(4)简要指出以上两次改革(变法)的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以上两次改革(变法)对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1分)25.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是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应称“连续画”,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上海。现代风行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或“小书”,许多连环画的主要内容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普及历史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结合下列连环画,回答相关问题。【人物类】【战役类】(1)请为第一组【人物类】中两本小人书中的主人公分别写一份简介。(要求:交代出人物的生活年代及其主要成就或贡献)(3分)(2)请结合第二组【战役类】中的小人书的书名,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表。(4分)7 小人书交战双方时间结果影响CD(3)阅读小人书,一方面增长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请你分别结合两组小人书,说一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1分)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C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以采集和狩猎谋生,故A、B、D三项是正确的;北京人不会种庄稼,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应是农耕时代的居民。2.C3.A4.B5.C6.D7.D此题实际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8.A由《论语》判断出该哲学家是孔子,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9.B题干材料中“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反映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史实。10.A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推翻秦朝统治。11.A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打败项羽后,统一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发展生产。12.D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大一统,考查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把握限定词“最大作用”。B项与“主父之册”无关;C项是汉武帝实施思想方面措施所产生的作用;题干材料中汉武帝要求诸侯王将部分封地分给其子弟,其直接作用是削弱了王国势力,最大作用是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故D项正确。8 13.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的起点为当时的都城长安。故选A项。14.B根据材料中的“阅读”“考察”“搜集”和“辨别”,可知,司马迁注重对史料真实性的考证。故B项正确。15.D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为曹操和袁绍,故①错误。16.B题干所提供的四个组合项都是内迁的少数民族。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后,南下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大败,不久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入了混战之中。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再次统一黄河流域,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17.B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减少而南方地区人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故选B项。18.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的结果。19.C20.A二、非选择题21.参考答案(1)ED、F(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4)都江堰。(5)对外交流、国家政策的扶植、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等。(言之有理即可)22.参考答案(1)①东周;②战国。周武王。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2)“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西晋统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3)追求大一统。23.参考答案(1)孔子;“仁”;战国;“焚书坑儒”;独尊儒术。(2)围绕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回答出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爱自己的同时也要尊重、理解、体贴、爱护他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的和谐;自身也要约束自己,提升自己,坚持自己的理想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9 24.参考答案(1)商鞅。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确立县制。确立县制。奖励军功。(2)孝文帝。(3)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4)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5)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学习改革家顺应潮流、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25.参考答案(1)A《大探险家张骞》:张骞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曾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B《华佗》:华佗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针灸和外科手术,创制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他还编成“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2)小人书交战双方时间结果影响C曹操和袁绍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D孙刘联军和曹军208年军基础(3)通过了解第一组图片中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我们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坚强的毅力,要不怕艰难险阻,要勇于创新。通过第二组战役中的胜负得失,我们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言之有理即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