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39 KB
- 2023-11-13 13:36:02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实;培养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辩证地看问题、评价历史事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阅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分析自然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识读《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权特点;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汉谟拉比法典》,认识《汉谟拉比法典》虽然保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也是人类在法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代表;《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地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欣赏歌曲——《爱在西元前》)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据说这首歌是以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为背景创作的。这座花园内种满了奇花异草,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探秘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一)自然环境及其对文明形成的影响1.教师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古代两河流域》,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指出“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怎么样?提示:两河流域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流经区域,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泛滥后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材料展示:材料一:苏美尔人的诗歌: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
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黏土。——H·G·韦尔斯《世界史纲》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什么?提示:泛滥的洪水带给人们灾难,但是也带给人们可靠的收成和建筑房屋的材料。这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适合定居的地域。为了适应河水泛滥期易涝,非泛滥期易旱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古代居民从公元前4000年前后就开始修渠筑堤,进行人工灌溉,并逐步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灌溉系统。(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三)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文明成就——楔形文字教师介绍:楔形文字笔画呈楔形,颇像钉头或箭头,所以叫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两河流域重要的文化成就。楔形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与《汉谟拉比法典》1.教师讲述:公元前18世纪兴起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那时的社会面貌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欣赏小品《打架》。2.学生表演:《打架》国王:我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我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了四方之王。但我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实在太多,我已命人编成了一部法典,这下处理事情就有依据了。(两个自由民正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国王:你们两个混蛋在干什么?给我住手!(两个自由民发现是国王,立即停了下来并向国王行礼。)自由民A:我尊敬的国王,他两天前把我的一只眼睛打伤了,疼死我了。我要找他算账。自由民B:是他先侮辱我是奴隶,我才打他的。国王:好了,好了,我来给你们判决,你(自由民B)打伤了他的(自由民A)一只眼睛,你就让他把你的一只眼睛也打伤吧!(A做着向B的眼睛打去的样子)
1.问题思考:小品中的国王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哪一位国王?他有哪些历史贡献?提示:汉谟拉比。他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过渡:国王的判决有法律依据吗?依据是什么?涉及哪些方面的法律规定?指导学生学习《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教师对着图片讲述:法典条文刻在一个高达八英尺的石柱上……石柱上端,雕有两个像:一为太阳神的像,坐于右边;一为汉谟拉比的像,立于左边;这图案所表示的为汉谟拉比王接受太阳神的法典之意,也是神统治的一种表现。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全文共282条……被刻在一个2.25米高的玄武岩石柱上。该法典很多条文是用来处理自由民的内部关系的,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更严厉的条款: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破坏桥梁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甚至处死;帮助奴隶逃跑或藏匿逃亡奴隶的人,都要处死……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汉谟拉比法典》”一目,并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历史地位。
1.问题思考:小品《打架》中国王的判决有何原则?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处罚原则?提示:学生讨论回答。2.教师补充:补充说明古巴比伦有三种人,有权自由民、无权自由民和奴隶。如果将小品中的自由民A换成是奴隶,那国王对自由民B的判决就不同了,只是赔偿该奴隶的主人购买这位奴隶的价格一半的钱就可以了。3.教师小结:《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制定与实施是古巴比伦文明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体现,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三、课堂总结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出现国家的地方。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有关,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与私有制、阶级的产生相伴随。苏美尔人最早在此建立国家,此后是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王国的更替和战争使得国家政权机构日益趋于完善,由分散走向统一。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以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文化成果。而这一切的产生,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存在,
两河的泛滥没有尼罗河那般的富有规律,但两河毕竟哺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对当时的人们既是挑战又是恩赐。2板书设计3教学反思课堂的引入较为宽泛,针对性不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参与性不高,个别同学甚至流于形式,教师需加强对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重要性的教育,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可以适当参与,进行指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教学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 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 古代埃及》教案教学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 古代埃及》导学案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导学案设计优秀公开课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9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9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导学案设计初三优秀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