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9 KB
- 2023-12-27 04:00:02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专题三 心中有法
【考标要求】15.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
16.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B)
17.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A)
18.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A)
【考点分析】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四大保护、自我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考点是近三年云南省中考的必考点。
考点: 【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基本特征: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的作用:
(1)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3)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
(4)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4.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点:【一般违法和犯罪】
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1)违法行为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分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分类)。或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2.什么是一般违法和犯罪?
(1)一般违法: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小、触犯了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的三个特征:
(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法律特征)。
(3)刑罚当罚性(必然结果)。
4.主刑的分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5.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无知、盲目模仿、从众心理、报复心理以及寻求刺激、逞强好胜等,加上未成年人自身的法治意识淡薄、指控能力不强等因素。
6.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为什么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1)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若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甚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7.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和社会力量,采取灵活机智的方法与其斗争。如稳定歹徒,机智地求助他人,记住歹徒的相貌、去向,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考点:【未成年人保护】
1.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善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
3.区分四大保护(注意主体和对象,最根本的要看实施者)
主体(实施者)
对象
关键词
家庭保护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未成年子女
“家长”“父母”“家庭”
学校保护
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里的老师等工作人员
未成年人学生
“老师”“学校”“班主任”“校园”
司法保护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
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离婚案件、继承案件中...
【考标要求】15.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
16.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B)
17.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A)
18.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A)
【考点分析】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四大保护、自我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考点是近三年云南省中考的必考点。
考点: 【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基本特征: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的作用:
(1)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3)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
(4)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4.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点:【一般违法和犯罪】
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1)违法行为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分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分类)。或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2.什么是一般违法和犯罪?
(1)一般违法: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小、触犯了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的三个特征:
(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法律特征)。
(3)刑罚当罚性(必然结果)。
4.主刑的分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5.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无知、盲目模仿、从众心理、报复心理以及寻求刺激、逞强好胜等,加上未成年人自身的法治意识淡薄、指控能力不强等因素。
6.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为什么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1)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若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甚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7.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和社会力量,采取灵活机智的方法与其斗争。如稳定歹徒,机智地求助他人,记住歹徒的相貌、去向,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考点:【未成年人保护】
1.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善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
3.区分四大保护(注意主体和对象,最根本的要看实施者)
主体(实施者)
对象
关键词
家庭保护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未成年子女
“家长”“父母”“家庭”
学校保护
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里的老师等工作人员
未成年人学生
“老师”“学校”“班主任”“校园”
司法保护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
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离婚案件、继承案件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三心中有法知识知识点整理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整理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真题+练习无答案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六权利与义务知识点梳理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六权利与义务真题+练习无答案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二自尊自强知识点整理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二自尊自强真题+练习无答案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八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民族问题知识点梳理
-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考点过关练测34先进文化民族精神试题
-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考点过关练测32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