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8.95 KB
- 2023-11-09 06:36:02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试卷第 1 页,总 7 页
四川省内江市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05年
2.古人评价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
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
A.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方便帝王们的游山玩水
C.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D.解决了南水北调的问题
3.“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 A和 B分别代表的是( )
A.长安、余杭 B.长安、洛阳 C.洛阳、涿郡 D.洛阳、江都
4.有学者评价科举制时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
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
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作者强调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体现了公平竞争
C.缓和了社会矛盾 D.扩大了选才范围
5.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唐朝历史。它们所反映的共
同主题是
试卷第 2 页,总 7 页
A.盛唐经济繁荣 B.盛唐民族关系 C.盛唐社会风貌 D.盛唐对外交往
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
A.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 ,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打击政敌,重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7.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
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同
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9.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
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
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 B.阎立本 C.颜真卿 D.欧阳询
10.日本宗教学家三者哲雄曾说:“玄奘有四张面孔,第一张面孔是世界上著名的佛学
家,第二张面孔是伟大的旅行家,第三张面孔是伟大的翻译家,第四张面孔是世界上第
一个开辟人文学科的专家。”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试卷第 3 页,总 7 页
A.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交流 B.去天竺取经,口述《大唐西域记》
C.远赴日本宣扬佛学,传播文明 D.远航亚非三十多国,宣扬国威
11.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朱温建立后梁
12.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
一时期,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以下表述中,正确
的一项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均为文臣
C.分裂是永久的趋势 D.五代在北方,十国在南方
13.“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这
段文字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忽必烈
14.宰相赵普曾向宋太祖建议道,治理地方,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提出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实现地方自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杜绝官员贪腐
D.促进社会和谐
15.《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
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符合该材料描述的职权和作用的官职是:
A.知州 B.通判 C.节度使 D.转运使
16.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
四川省内江市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05年
2.古人评价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
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
A.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方便帝王们的游山玩水
C.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D.解决了南水北调的问题
3.“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 A和 B分别代表的是( )
A.长安、余杭 B.长安、洛阳 C.洛阳、涿郡 D.洛阳、江都
4.有学者评价科举制时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
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
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作者强调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体现了公平竞争
C.缓和了社会矛盾 D.扩大了选才范围
5.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唐朝历史。它们所反映的共
同主题是
试卷第 2 页,总 7 页
A.盛唐经济繁荣 B.盛唐民族关系 C.盛唐社会风貌 D.盛唐对外交往
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
A.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 ,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打击政敌,重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7.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
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同
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9.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
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
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 B.阎立本 C.颜真卿 D.欧阳询
10.日本宗教学家三者哲雄曾说:“玄奘有四张面孔,第一张面孔是世界上著名的佛学
家,第二张面孔是伟大的旅行家,第三张面孔是伟大的翻译家,第四张面孔是世界上第
一个开辟人文学科的专家。”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试卷第 3 页,总 7 页
A.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交流 B.去天竺取经,口述《大唐西域记》
C.远赴日本宣扬佛学,传播文明 D.远航亚非三十多国,宣扬国威
11.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朱温建立后梁
12.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
一时期,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以下表述中,正确
的一项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均为文臣
C.分裂是永久的趋势 D.五代在北方,十国在南方
13.“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这
段文字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忽必烈
14.宰相赵普曾向宋太祖建议道,治理地方,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提出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实现地方自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杜绝官员贪腐
D.促进社会和谐
15.《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
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符合该材料描述的职权和作用的官职是:
A.知州 B.通判 C.节度使 D.转运使
16.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 贵州省织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 福建省莆田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教学设计2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教学设计1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教案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