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2.00 KB
  • 2023-12-26 08:00:02 发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框青春有格教案新人教版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青春有格

教学目标
(一)确立依据
核心素养
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
课标依据
《青春有格》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认识自我”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自尊自强”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二)具体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来解决问题。
3.知识与能力
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三)重难点
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难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主动地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基于此理论,在教学“青春有格”部分时,我采用了探究、讨论的方法,设计了多样的学生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导入
  (多媒体显示)





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的意思。
【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有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学生讨论,体验感悟。
  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引发学生对青春有“格”的思考。
探究
新知
  一、行己有耻
【活动一】(多媒体显示图片和资料)

  


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
  
在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感悟到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我们要有羞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学会反思自我的行为。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
新知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呢?
【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活动二】(多媒体显示)

勾践卧薪尝胆

(1)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提示:这是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
提示:“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正如孟子所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活动三】(多媒体显示)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不管我们的行动是否被发现我们都应该遵守这些规则。“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活动四】(多媒体显示)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就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算不出来,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来,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